然而,德魯克心中的管理,可能與很多人所理解的大不相同。學習德魯克,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背后的原理。只有這樣,才能不浪費你那些深藏心底的寶貴善意和與生俱來的創造力
別的東西,你都可以進口,資金你可以引進,設備你可以引進,但是只有人才,你無法靠引進。而且,最重要的是,管理一定要在當地的文化中才能發芽生根。他說,你看日本人,它的職業經理人和歐美的職業經理人是不同的。雖然他們都在做管理,但是管理一定要能適應自己的文化,才有接受度。所以當時德魯克說,你必須培養自己的人,這是躲不過去的,而且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,只有中國人才能建設中國。
德魯克說,管理是一門真正的博雅藝術(Liberal Art)。從表面看,管理的目的是工作的成效,但是工作是由人從事的,所以,管理者不能不和人打交道。管理者天天都要面對既可愛而又不完美的人,面對人性中的善,人性中的惡,人的潛能、長處和人的弱點。任何有經驗的管理者都會明白這一點。
對別人的同情,愿意為別人服務,這是一種善意;愿意幫人家改善生存環境、工作環境,也是一種善意。管理者要做的是激發和釋放人本身固有的潛能,創造價值,為他人謀福祉。
但是,很多人把管理當成一種工具,認為管理是用來操控的,因為它的目標是要讓工作有結果,就必須操縱控制工作者的行為。這一條,是德魯克堅決不同意的。
企業主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賺錢,企業員工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有一份工作,管理者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晉升。但是,企業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們有事干,讓你們有錢賺,而且非營利機構也沒有這樣的目的。
學校的目的不是讓老師有書教,醫院的目的不是讓醫生有個地方去執業。學校的存在是為了學生,醫院的存在是為了病人。
因為社會上有一部分人可能有某種需求沒被滿足,于是有企業看到這個市場空白,看到這個薄弱環節。企業就會去設計一種產品、一種服務,來滿足這個需求。有需求的這部分人一看,這個東西對我有用,以前沒有,現在有了,你要多少錢,我愿意買。所以,歸根到底,企業的目的是什么?企業的目的就是創造顧客。或者更明確地說,創造顧客要的價值。企業要開發出新的客戶,創造顧客。德魯克一直都在講,企業的目的在外而不在內。如果我們用一個比較“高大上”的詞,就是說企業本質上是“利他”的,本質上就是要承擔社會責任的。這并不是說,企業賺了錢之后捐一些出去承擔社會責任,而是說,企業存在的本身就是在承擔一種社會責任,因為你創造了顧客,生產出的產品和服務就是在承擔社會責任。
賺錢只是你為顧客創造價值之后的一個副產品,它是結果而不是目的。
德魯克說,領導力就是把一個人的視野提到更高的境界,把一個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標準,錘煉其人格,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。然后才能把一個人的潛力、持續的創新動力開發出來,讓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種成就。領導者本身的定義是有人跟隨,有人跟隨你,你就是領導。最重要的,就是你把人領導到什么方向上。所以,作為一個領導人,沒有選擇,要么是領導,要么是誤導。很多所謂偉大的領袖,其實都是誤導的領袖,而不是領導的領袖。領導力不是中性的,不是越多人跟隨你,你越能忽悠人,你就越成功。企業家和管理者應該想一想,在你做生意的過程中,在你做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,你是在提升自己和你追隨者的境界呢,還是在讓他們墮落呢?這就是德魯克的管理學所堅持的,背后與眾不同的東西,他稱作“價值觀、信念和承諾”。德魯克說,這些東西是騙不了人的,就好像一個人正不正直,這是騙不了人的。企業家和管理者的任何管理行為,一舉手一投足,都受到價值觀的支配。說到價值觀,一般人都認為價值觀這個東西看不見、摸不著,實際上,企業的目的也好,領導力也好,營銷也罷,它后邊都有價值觀的東西在里面。一名真正出色的領導,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,比員工多懂多少知識,而是懂信任,懂放權,懂珍惜,善于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,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。